來源:華爾街見聞
從1928年胡佛當選到1932年大蕭條的爆發(fā),歷史早已證明,股市反彈并不一定意味著經濟繁榮。本輪美股牛市下,高估值、債務壓力以及通貨膨脹等風險都在積聚。
川普2.0重返白宮在即,美股迎來新一輪上漲。但彭博社專欄作家John Authers認為,次輪反彈似乎有些“重演”1928年的情形。
從1928年赫伯特·胡佛當選到1932年大蕭條的爆發(fā),歷史早已證明股市反彈并不一定意味著經濟繁榮。
同樣,盡管特朗普的連任帶來了股市的短期上漲,但市場的高估值、債務壓力以及通貨膨脹等風險都在積聚,這使得美國經濟未來的走向更加難以預測。
或許,市場不應依賴股市表現來評判經濟狀況。股市的波動性很大,短期的股市反彈無法推測長期的經濟發(fā)展。
1928年與2024年:驚人的相似
回顧1928年,赫伯特·胡佛當選美國總統(tǒng)時,股市也出現了類似今天的強勁反彈。
那時美國正在經歷被稱為“咆哮的二十年代”的經濟繁榮時期,汽車、電氣、建筑、鋼鐵行業(yè)一同構成了美國經濟發(fā)展的四駕馬車。在這種空前繁榮的情景下,一切憂慮或不同的聲音都被淹沒。
不受監(jiān)管的銀行資金大量流向股票市場,股票交易市場異常火爆。1925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總價值為270億美元,到了1929年9月飆升至870億美元,翻了兩番,股市瘋漲。
盡管股市繁榮,但經濟的基本面早已顯示出疲態(tài)。美國普通民眾的購買力已經超支,貧富不均限制了經濟不斷發(fā)展的能力,經濟擴張也受到限制。
1929年10月24日,被稱為“黑色星期四”,是美國股市崩盤的開端。這一天,股市表現極為慘烈,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量達到了1289.5萬股,創(chuàng)下了當時的歷史記錄。市場的拋售潮如決堤之水般涌現。隨之而來的是長達十年的大蕭條災難。
如今特朗普再次當選,美股經歷了顯著反彈,特別是那些與特朗普政策相符的行業(yè),表現尤為強勁。
從某種意義上說,特朗普2.0的經濟政策被市場視為振興美國經濟的“良方”。然而,歷史教訓告訴我們,股市的波動性極大,短期的上漲并不意味著經濟長期向好。
估值過高成隱患
Authers認為,美國股市的高估值是目前市場面臨的一個巨大風險。
以標準普爾500指數為例,當前市場的估值接近歷史最高點。股市的高估值往往意味著未來幾年內股市的回報將遠低于預期。特別是在2021年疫情后全球經濟繁榮時期,標普500的估值曾創(chuàng)下新高,而當前的估值則與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不相上下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周期性調整后的市盈率(CAPE)指數也顯示出類似的警告信號。CAPE通過將股價與過去十年的平均通脹調整后收益進行對比,糾正了市場波動帶來的誤差。
數據顯示,目前的CAPE指數接近38,幾乎追平2000年喬治·布什當選時的水平,而那個時期正值互聯網泡沫的巔峰。盡管這并不能直接預示股市將崩盤,但它確實表明市場的高估值可能意味著未來的回報將相對較低。
警惕通脹壓力
Authers還指出,除了股市的高估值,債券市場的變化也讓人警惕。
大選后,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飆升,特別是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迅速上漲,市場開始擔心,特朗普政府的減稅和關稅政策可能帶來通脹壓力,并且美聯儲可能因此暫停降息周期。
債券市場的利差縮小至歷史低點。類似的情形曾出現在2007年,當時高風險債務的利差縮小,最終導致了次貸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。
此外,物價上漲和利率高企也是當前經濟形勢中的重大風險。Authers指出,美國的通脹率已經遠超美聯儲的目標,選舉后,市場對未來降息的預期發(fā)生了轉變,預計美聯儲可能會維持較高的利率水平以應對通脹。
高利率環(huán)境將增加企業(yè)的融資成本,壓縮消費者支出,并可能拖慢經濟增長。
Authers認為,盡管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可能會帶來一些短期的刺激,尤其是在減稅和貿易方面,但從長期來看,股市當前的高估值以及債務水平的攀升都為未來經濟增長蒙上陰影。
發(fā)表評論